老子——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刚”
朝代:春秋 生卒年月:约公元前571年~?
理由:道家学派创始人,世界文化名人。
经典语录: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
人物简介
老子,姓李,名耳,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(今河南鹿邑县东)人,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、思想家,道教的始祖。他主张“无为而治”和“道法自然”,其学说在中国的政治史、哲学史及宗教史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,有《道德经》五千言流传于世。
影响和评价
五千余字的《道德经》,仿佛就是老子望向人间的最后目光,那么短促,却又那么意味深长。正因为这五千余个方方正正的汉字,老子被后人誉为“中国哲学之父”。战国时代的庄子薪火相续,完美展示了老子哲学的博大精深。从此,道家作为一门思想学派,一种精神意志,流传千古,享誉中外,被无数人奉为人生的圭臬。有人说,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两种声音,儒家退去了,道家便会走出来。
《道德经》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,位居中国典籍之首。黑格尔、尼采和托尔斯泰都曾醉心于老子式的东方“理性”。在众多外文著作中,《道德经》在西方的发行量仅次于《圣经》。

